胖过一次,就会有无数次,是真的吗?

发布日期:2024-12-05 10:52:21   浏览量 :3664
发布日期:2024-12-05 10:52:21  
3664

你知道吗?

身体似乎存在一种“设定点”理论

即每个人的身体都倾向于

维持一个特定体重范围

而长期过重或肥胖

可能导致这一设定点上调

一旦减肥后体重下降

身体调节机制会努力将体重

拉回到原设定点

身体真的会“记住”胖过吗?

2024年11月,国际知名学术期刊《自然》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,揭示了曾经肥胖人群在减重后,其脂肪细胞内的变化在两年后仍然持续存在。这些具有“记忆”特性的脂肪细胞表现出一种倾向,它们会比未曾经历过肥胖的细胞吸收更多的糖分和脂肪。这意味着,若这些人群再次摄入高糖、高脂食物,他们的细胞将更快地储存能量,从而导致体重迅速反弹。

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验证了身体对肥胖存在一种“记忆”现象。实验中,他们首先让小鼠摄入高脂饮食,模拟人类肥胖过程,随后调整其饮食为低脂食物,帮助小鼠在4至8周内逐步减重至正常水平。

尽管减重后的小鼠在多项健康指标上恢复了正常,但曾经肥胖的小鼠体内附睾脂肪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,在体重恢复后依然保持肥胖状态的特征。这表明,即使减重成功,这些小鼠的脂肪组织内部仍存在潜在的功能障碍,这一结果与人类组织检测的数据一致。

更为关键的是,当这些曾经肥胖并成功减重的小鼠再次接触高糖、高脂饮食时,它们的体重回升速度显著快于从未肥胖的小鼠。这一发现支持了身体对肥胖具有“记忆”的观点。

如何预防肥胖?科学饮食是关键

预防肥胖,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“这个不能吃、那个不能吃”,而是要注重膳食平衡、食不过量、吃动平衡。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,建议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,每周至少25种。膳食应包含五大类食物:谷薯类、蔬菜和水果、动物性食物、大豆类和坚果、烹调油和盐。

食不过量,即每天摄入的食物能量不超过人体所需。不同食物、烹饪方式所含能量不同。蔬菜水果能量低,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,有利于预防肥胖;畜肉脂肪含量通常高于禽肉、鱼虾。

近年来,“减肥不吃主食”的观点流行,但研究表明,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健康,供能比应保持在50%~65%。此外,烹饪方式也会影响食物能量,煎炸食物能量高于蒸煮食物;精细加工食物易消化吸收,不利于控制体重。因此,预防肥胖不仅要关注食量,还要关注食物的选择。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西安航福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
联系邮箱:
联系地址:
15619230711
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景路文景商务广场A座903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